未來台灣遊輪產業的構想

淺談國際遊輪市場及規劃未來台灣遊輪產業的構想

 

寶島台灣及周圍的離島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,悠久的人文、歷史、文化,優美的山川和大自然景觀及罕見的動植物;加上全民注重生態保護,還有地方上的美食、購物, 人民好客、善良.. 等優點,具有發展國際遊輪及其相關產業的極大潛力,而且遊輪產業具有強大的經濟效益,台灣在國際遊輪市場上不應缺席。 

一、國際遊輪是最注重安全、以客為尊的高端旅遊 國際遊輪是具有經營規模、實力雄厚的多功能旅遊產業;在海陸空旅遊業中,遊輪的各種軟/硬體設備、船岸管理制度、補給、維修… 都是最能創新、最先進、力求完善、具有前瞻性,穩站在各行業的領導地位;它更是最注重安全、以客為尊的高端旅遊事業。 

二、 遊輪公司研擬相關規則以因應 COVID-19  遊輪公司將盡快訂定旅客服務準則,恢復旅客搭乘遊輪安全、健康的出遊信心,這是第一關鍵要務。我們知道國際遊輪協會 (CLIA)、美國疾病管制中心(CDC)及其他相關組織,已和各大遊輪公司研擬相關新規則(advanced cruise safety protocols)並即將公佈。國際遊輪產業不會被疫情打倒,反而是讓市場自動發揮功能,促使遊輪公司調整體質,優勝劣敗、重新洗牌的契機。 

未來各公司也會規劃市場區分戰略,謹慎調派船隊,更新航線設計,改變價格策略、提供寬鬆的訂位條件與全球銷售計劃.. ,疫情穩定後,能很快吸引旅客使市場回春,大家可以拭目以待。 

三、遊輪是高經濟產值的朝陽產業 國際遊輪在整體的旅遊經濟發展體系中,是屬於朝陽性產業;全球每年旅遊市場大約 14 億的旅遊人次,而遊輪的 2800 萬人次,僅佔比例約 2%,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;而遊輪的旅遊特質,具有很好的潛力,對各國經濟能提出巨大貢獻;根據遊輪業全球經濟影響力 GLOBAL ECONOMIC IMPACTS 統計資料(參考 CLIA, CIN 2019  Report),國際主要遊輪約 400 多艘,年儎客量 2800 多萬人次,船票年收入 420 億(平均每位旅客 1500 美金/人.年),提供 117 萬人工作機會,薪資約500 億美金,世界總產值估計 1500 億美金。從 2000 年起,遊輪本身已經發展成兼具運輸、旅館、酒店、劇場、高級餐廳、購物中心、娛樂城、和具備全方位、全功能的旅遊渡假中心 Resort,是最受大眾喜愛的旅遊渡假方式。 

四、國際遊輪市場中亞洲區塊成長最快速 近年來國際遊輪市場以亞洲區塊成長最快,是世界遊輪發展中最具潛力、眾所矚目的明日之星; 將來可能追歐趕美;但今年年初瞬間爆發 COVID-19 疫情,世界各國經濟都遭受嚴重衝擊,國際遊輪及各相關產業也幾乎停滯,是多年來最嚴峻的挑戰,同時也導致區域發展進程延遲;但是亞洲一定還會繼續發展,只是衝勢可能稍為減緩。 

五、積極打造、建立台灣成為遊輪觀光旅遊大國 台灣有珍貴的旅遊寶藏,如果有專業團隊策劃,有能力發展成遊輪大國;但可惜目前國內還不太了解或不夠重視國際遊輪市場,而國際遊客也對於台灣的認知不夠,或存在一些錯誤的印象;建議政府能夠大力支持遊輪,結合業界共同努力,積極規劃宣揚以下六點: 

  1. 寶島台灣專業有效的防疫已經受到世界肯定,也成為各國學習的榜樣;應特別把握時機宣傳,讓世界認知我們有守法的人民,及有能力做好防疫的政府, 是世界級 “安全旅遊”的勝地。 
  2. 台灣有珍貴的旅遊寶藏 ! 除了本島,還有四周圍繞的島群,如同太平洋上成串珍珠,擁有特殊的地形地貌、最佳潛水場、壯麗的海岸線及自然景觀;還有當地民俗文化、罕見動植物,以及價廉物美的地方美食,此外,應介紹台灣是東南亞知名的“水果王國”,生產種類繁多的新鮮水果。 
  3. 本協會 ACDT,已於去年五月份進行了基隆、馬祖、金門、澎湖、蘭嶼、綠島、台東及高雄初步踩線,探勘具有潛力發展國際級 遊輪新航線 cruise itinerary/destination,特稱之為  “遊輪新航線的台灣跳島= 旅遊的天堂”(New Cruise Destination,The Paradise,  Taiwan & Its Offshore Islands);政府主管部門非常重視我們規劃的台灣跳島航線,據悉交通部已訂定 2023 年為台灣跳島遊輪推廣年;若決定大力推行,政府應計劃由協會(ACDT)必須再做更深入的實地考察。 
  4. 積極宣傳強調,台灣許多海島,大多數仍保持著自然原始風貌,不髒亂、不擁擠,沒有飽和旅遊現象( Over-tourism),是安全、健康、壯麗的“旅遊新天堂”。 
  5. 深入整合台灣的豐富人文資產,加強保護世界各國旅客所重視的自然生態旅遊資源 (Eco-tourism),協助觀光產業有效運用科技資訊,數位化掌握國際旅客需求,發揮台灣觀光資源的優良特質,以開創出國際市場上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。 
  6. 擴展遊輪市場時應盡量調整目前的多數遊輪公司航線,都只在登輪港口(基隆 or 高雄)短暫停留,或是灣靠經停非常少數港口,然後直接航往日本、韓國或香港.., 對台灣當地經濟貢獻非常有限;我們的跳島航線,將大幅增加未來遊輪及旅客在台灣能多停留的時間, 爭取實質性的提供本土各地更多經濟效益。 

六、未來遊輪市場及刺激方案 現階段而言,活絡未來的國際與國內遊輪市場,應該繼續鼓勵外籍船來台,使國人能更深體驗遊輪的高端遊輪服務,也讓國際旅客更多認知寶島台灣的豐富旅遊資源,盡量利用各種管道及媒體加強宣傳;此外,應考慮主動出擊,拜訪國際遊輪公司、考察相關性高的國際遊輪航線,以獲取最新資料及寶貴的實務經驗,讓兩方相輔相成、同得益處。 

至於未來則以建立台灣自主遊輪船隊是最根本有效的發展方向,政府部門如果能夠真正下定決心,定意把國際遊輪產業納入未來的國家重點開發產業,即應考慮橫向成立跨部會組織,聘請國內產、官、學、經各界菁英,及國際專家業者加入委員會,例如設立“國際遊輪及相關產業發展委員會”,能專注於國家遊輪產業整體的規劃發展與訂定正確決策,在資金、入出境、港口、稅務、各項法令規定及管理等各方面全力支援遊輪產業;縱向則聯合工商業各界,航運、旅遊、運輸、造船、維修、醫療、保險、補給、餐飲、.. 等相關產業,鼓勵共同投入遊輪及相關產業的營運;政府要先有決心,民間才能激發出信心,這是遊輪產業長遠發展之計。至於各種刺激方案也有許多可以考慮,但屬於短期性作為,故應視不同實際情況,及按不同對象,依據需要分階段實施。以上關於在現階段或者未來的遊輪發展方案,相信本協會 (ACDT)都有能力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參與規劃;我們也願意進一步的討論並提出建議。

 

長/短期計劃及結論

 

疫情終將過去,遊輪定會復航;主要的遊輪公司和政府主管部門也一定會制定出安全、健康搭乘遊輪及其他交通工具的新協議規範 (Safe Protocols);旅客、船方工作人員一體遵守。 

以短期而言,因疫情還在世界各地肆虐中,但十分難得台灣的管控得宜;故目前可考慮利用東南亞(菲律賓、印尼..)附近停航遊輪,以包租方式先試行跳島航線,暫限於只在國人旅遊市場銷售推廣,以減小疫情感染風險。這是好時機,而且可能至少有 3 項優點: 

  • 政府實質性支持旅遊界,及台灣本島、離島當地產業,刺激市場復甦,可振奮人心。  
  • 能夠參與國際遊輪操作的實務,同時提升國民優質旅遊水準,一石兩鳥。 
  • 真正進入國際遊輪市場,與船方建立友誼,增強寶島台灣在國際遊輪界的地位及良好形象。 

以長期而言,呼籲政府能夠加大力度注重遊輪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,支持產、官、學各界共同努力,利用國內外的媒體加強宣揚,積極打造、建立台灣成為遊輪觀光旅遊大國,踏入國際遊輪市場,並能 成為其中重要的一員;台灣擴大參與國際遊輪實務,這是國際旅遊市場趨勢,同時建立相關產業鏈,能夠貢獻社會巨大的經濟產值,是有利於國家、人民的優質產業!